(学生记者陈旭彬梁一凡)12月8日上午9:00,由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乐动(以下简称新闻学院)联合举办的2018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年会暨“华语文学的传播与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文潭楼四楼报告厅举行。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耘教授、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胡亚敏教授、我校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胡德才教授,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小琪教授、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刘久明教授、汤富华教授,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秘书长张晶博士等省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海外华文文学的跨学科研究,语际交流与跨媒介研究,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和人工智能与文学等学科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胡德才致辞
开幕式由乐动院长胡德才教授主持。胡德才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这次会议是湖北比较文学研究界的一件盛事。众多学者齐聚南湖之滨,围绕多个学术前沿问题开展对话,将会有效促进湖北省比较文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胡亚敏教授代表学会致辞并指出,学术研究的价值在于为社会贡献有价值的思想,为国家贡献高素质的人才,比较文学同样应该遵从这一指导思想。
研讨会现场
本次研讨会分大会主题发言和分论坛两个阶段举行。我院胡德才院长和学术委员会主席阎伟教授参加了上午的主题发言。胡德才院长根据聂华苓身上所体现的楚文化特征分析楚文化精神,并精炼地将其概括为“不服周”。阎伟教授以上世纪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在电台上进行的一场经典辩论为例,分析探讨公正性与公共性两者的优先关系。
在校外嘉宾的报告中,刘耘华教授提出比较文学是一个要打破边界,打破框架的学问。他认为根据方法论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建构与接受,二是反思、批判与重建;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广奎现场朗诵英文诗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借以展示其关于诗歌与演绎关系的研究。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汤富华教授和武汉大学文学院赵小琪教授先后作了《翻译的澄明:重思“诗歌不可译论”》和《系统论视野下诗歌意象符号体系化》的主题演讲。两位专家从独特的视角阐发了诗歌翻译与诗歌研究中的核心学术问题。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谭燕保教授分析了古代诗人寒山“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江少川简要分析了新移民作家的创作特征,即他们拥有双重人生、双重经验、双重视域。此外,李松副教授,张广勋副教授,赵坤博士,常芳副教授、刘义斌副教授、朱颂副教授以及安阳师范学院讲师张益伟也先后作了主题发言。
刘耘华发言
胡亚敏发言
赵小琪发言
在点评环节,胡亚敏表示各嘉宾都在积极地反思批判目前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现状并思考如何重建比较文学研究的问题。她总结道:“这是一个正式并充满意义的会议。我很高兴我们把它坚持办了下去。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未来也是充满希望的。”
在下午的分论坛中,与会学者就语际交流与跨媒介研究、人工智能与文学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会闭幕式由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甘文平教授主持,中南民族大学原图书馆馆长叶绪民教授就大会内容进行总结发言。最后,本次研讨会圆满闭幕。
全体出席嘉宾合影
(编辑:顾希语)